close
前幾天去佑蔣家,他正在看沒有任何字幕的美國版馬達加斯加2,邊看邊複述卡通裡的人物對話,雖然只有簡單幾個英文單字卻已經夠讓我訝異,這個還沒滿三歲的小娃兒,不用學音標,不用人家放慢速度教他發音,就這樣把動作與詞義連在一塊,沒有絲毫的學習壓力或勉強。

相對於阿姨我學習日文的吃力,佑蔣的學習好天然!

這幾天我改變以往複習日文的方式,以大量的聽力取代死記,甚至在閱讀其他書時也放日文CD,讓耳朵在有意無意間辨別日文裡細微的音素,如語調、連音、排列規則等,具體成效還不知道,但聽熟的詞彙感覺特別好記。

原本是小孩模仿大人,沒想到我卻反過來模仿佑蔣,呵呵...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讀到下列幾篇文章

嬰兒語言學習能力衰退之謎
這篇短文是認知神經學家洪蘭教授寫的,內容為嬰兒語言學習之大腦變化,讓我想起電影《強棒奶娃Baby Geniuses》,片中敘述剛出生的嬰兒本來個個是天才,開始學習大人詞彙才變笨...

中國人大腦語言區與老外不同
英文乃拼音文字,而中文屬於象形文字,學習這兩種不同語言的大腦發達區不同,因此母語中文的人要學英文這類拼音文字時要改變原本學習母語文字的方式,加強聽說學習。老話一句,瞭解大腦才能效率學習阿~

最佳語言學習年齡此連結會出現word檔
這篇文章是台北教育大學陳錦芬教授寫的,雖然同時提供贊成與反對提早學習外來語的說法,但整文的立場明顯偏向支持,文中所提的神經學研究我先前在其他書中已經看過,所以很快就被說服了...

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談雙語學習此連結會出現PDF檔
這篇是應用心理研究的期刊論文,如果你先看過陳錦芬教授的文章,再看這篇會感覺很熟悉,因為引用的研究很類似,這篇主要著重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探討,由於此文把語言學習分析得很清楚,細讀之後對自己或對小孩未來學習新語言所碰到的情境有較深刻的理解。

說得對比說得多更重要
這篇是教育部特教小組寫的文章,如果你擔心家裡小孩有語言學習的問題,可以參考。

雖然以我對神經學的認識,對大腦的刺激越多越好,但學習的心理狀態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小孩可以藉由父母師長有智慧的引導而快樂學習,最好!如果父母師長沒有時間好好觀察陪伴,那麼過多的填充只會造成反向的學習壓力,反而揠苗助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