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禮拜跟大學室友乳乳見面,聊起學術疆界。

她擔心我處理的主題駁雜,無法面面具備足夠深的背景知識,也無法有足夠判斷力篩選內容,若是一不小心,可能將錯誤資訊傳播給無法分辨的大眾,引起對立、衝突或誤解。乳乳的顧慮我能理解,回來思考了一個禮拜。我閱讀習慣旁採兼收不專精,且看了有趣就忍不住分享,這對崇尚嚴謹深入的學界來說,幾乎是無法忍受的壞習慣,但對被廣告弄得暈頭轉向的社會大眾,也許是相對精緻的資訊。

這幾天想法一直在左右之間擺盪,一邊是坊間以訛傳訛的不實資訊,一邊是明哲保身嚴以律己的處世態度。我知道就算選取最知名的醫學期刊,用最嚴格的研究法標準審視發表論文,還是會有研究結果被推翻的可能性。舉例來說,某學者觀察A變項與Y疾病有關連性,統計結果也證明它們之間顯著相關,過幾年研究方法更新,進一步發現是A變項影響B變項,B變項再影響Y疾病,B變項才是那個最重要的影響因子,但根據《Diffusion of Innovation》理論,要把人們烙印在腦海的A變項換成B變項,可能相當費功夫,其中有些人甚至一輩子只記得舊的,沒機會更新。

為了不出錯,我常因一下子消化太多不熟的背景知識而頭昏腦脹,結果用字遣辭就變得粗糙、贅字很多,有時還因篇幅不夠變得有頭無尾,過幾天再看時覺得困窘無法自處,加上看不到努力有何效果的虛無感,讓我幾度萌生倦意,但只要一打開電視、E-mail,看到那些似是而非不知道根據在哪的保健說法,就又忍不住開始寫。

因為就算醫生說破嘴皮,還是有人買電台藥,吃到洗腎。許多人對保健食品愛好遠勝於新鮮蔬果,因為吃一顆就好,既方便又省事,結果因為保健食品與慢性病處方藥發生交互作用而面臨風險。還有人喜歡自己當醫生,醫生抗生素開七天,病人只吃三天,細菌就這樣吃到變成抗藥性,慢性病處方籤開六顆只吃兩顆,結果高血壓心臟病始終控制不好。每次聽到有人將醫學知識、廣告標語加傳統說法七拼八湊,兜成獨樹一格的個人健康觀時,我連解釋都不知從何講起。

也許受預防的毒太深,擔心這樣的認知會對健康產生不可逆的後果,才盡作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唉...看不開的人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