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前幾天改用山茶花,還是出現矮子龐多米後,我就化悲憤為力量,找了一篇Dough variation and bread quality來念(哈~我是實務操作很爛的學院派,沒看書不會解決問題)。

這一篇作者開宗明義就標榜為Home baking所寫,我一看大喜馬上列印出來,沒想到隔行如隔山,對他們的研究設計和實驗方法完全摸不著頭緒(也難怪,這篇1962年出產,很多實驗方法現在可能不常見),所以我也沒辦法判斷他的研究結果足不足以採信(尤其Oregon州立大學的這個系所都已經改名,在Staff也找不到原作者的名字)。

作者針對Home baking在操作過程中常見影響麵包品質的三種因素提出實驗設計,這三種分別是水分百分比(flour-water batter 126.5%、flour-water dough 84%、straight dough 56%)、攪拌速度(高速、中速)、打完麵團的溫度(10℃、25℃、40℃),這根本就是寫給我看的嘛!不過他的實驗方法非常複雜且冗長,很難理解,以下簡單敘述研究發現:

1.水分比例越高越快出現麵筋(gluten),但水分太多也會抑制麵筋的形成。
2.溫度越低黏稠度(viscocity)越高,而高黏稠度會讓攪拌的阻力變大,攪拌時間也越長。
3.溫度越高黏稠度越低,也越容易打到斷筋(breakdown of the gluten)。
4.攪打速度越快,麵筋形成越快。
5.酵母在26.5℃發酵的狀態最好。
6.麵包品質:細緻度(液>湯>直)彈性(液>湯>直)保濕(液=湯>直)柔軟度(液>湯>直)。

flour-water batter翻成液種、flour-water dough翻成湯種、straight dough翻成直接法。

以我粗淺的實作經驗來說,這篇古董論文的說法跟現今沒有太大差異,對我最大的啟發是「溫度」,我之前曾用冰塊水打麵團,結果麵團果真變得非常濕黏,不太好成團。之前去士林上麵包課時,老師直接把冰塊和水倒進去打,除了攪拌時聽到冰塊碰撞鋼盆的聲音外,並沒有太大問題,所以我回來就照作,沒想到卻出現問題,現在才知道麻糬機都已經不夠力了,還用冰塊水簡直要他的命...

看這篇報告的過程非常煩躁,專有名詞不懂就算了,作者怎麼測量outcome研究老半天也不懂,差點就放棄直接丟進廢紙回收桶。後來想到黃一農教授對歷史真相窮追不捨的態度,念頭一轉開始解謎起來,看不懂就上google、wiki查,再回頭看意思套進來對不對,雖然還沒全懂,至少瞭解大概。

這篇對實務經驗強的高手幫助可能不大,但對我這個對很多說法似懂非懂的新手來說,倒是有了理論依據。話說我今天看完文章後,又下了一個直接法的麵團,目前還在發酵中,不知生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