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爸爸是閩南人,媽媽也是閩南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通通是閩南人,但從小在客家鄉長大的我,沒學會客家話就算了,閩南話還不輪轉到被客家同學笑,連國語發音都不標準,還好沒移民、沒考上外語系,不然就辛苦了。

大腦開竅手冊》提到,在寶寶出生的那十幾個月,稱之為發育敏感期,也就是經驗對頭腦發育具有強烈或永久效應的時期,這時父母所使用的語言會深深烙印在寶寶的腦海裡,所以成年學其他語言,很容易帶有母語的口音(cf 120)。

專家有個譬喻,敏感期就好像剛開始蓋房子,你可以決定隔間和各樓層的陳設,等房子蓋好後要再來改就很大費周章(cf 120)。不過也不是不可能,你若嘔心瀝血全心投入,還是有機會,或得到高人指點用對方法,也是有可能。

成年後才學的新語言,即使學到完全流利,腦部造影的結果顯示,聽到母語所活化的區域和新語言雖然很靠近,但不同塊。而兒童學語言不只比較容易,還有辦法用同一塊腦部區域來支援多種語言(cf 121)。換句話說,在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情況下,早點接觸新語言的兒童大腦使用比較有效率,有額外空間可以發展其他學習。

雖然小時候學過鋼琴,但一樣學得哩哩落落,唱起歌來五音不全、羞於見人,看了書才知道,原來聽覺皮質裡的音頻地圖,也需要在發展敏感期接觸正常的經驗刺激,而兒童在12歲前,對於音調反應仍具有可塑性(cf 124)。也就是說,我沒救了啦~

還有,科學家發現:學習音樂的過程可以同時活化語言區,但兩者只有部分重疊,不完全重疊,這種相似性所產生的影響,目前研究還無法提出更進一步的說明,但科學家可以打包票的是,語言和音樂都是越早學習效果越好(cf 125)。

小饅頭,你給阿姨實驗好不好?

題外話

我們家樓上住了一個很可愛很聰明的小baby—鴨咪,所以除了小饅頭外,我的另一個實驗對象就是鴨咪。每次唸完這些大腦知識,除了跟饅頭媽分享外,另一個就是鴨咪爸,結果昨天鴨咪爸跟我說「我不想讓她太聰明,因為聰明的小孩都活得很辛苦。」我那時只是微微瞭解,沒有多想。

剛看完瑞士外語片【想飛的鋼琴少年Vitus】,突然有點瞭解鴨咪爸的心情。

導演Fredi M. Murer的故事說得非常好,不偏袒不激情,就像一個歷經風霜的老爺爺,不再拘泥成見、不再執著單一價值,用開闊的心胸、慈祥的語調,娓娓訴說一個天才看到的世界。

版權說明:從第二段到第六段皆從《大腦開竅手冊》文章中選摘文字,非本人所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