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看新聞[急診室防暴 衛署要求設門禁]覺得不可思議。醫護人員在急診室被民眾毆打,衛生署不但要醫院自己請保全,還要求管制陪病人數?!

隨時準備處理緊急狀況的急診室,醫護人員的tension很大,病人和家屬在機器三不五時逼逼叫的環境無法休息也不好受,限制陪病人數只會讓第一線醫護人員面對家屬更多的抱怨,情緒更加緊繃,對病人更兇或更冷漠,讓原本就已經劍拔弩張的醫病關係更加惡化。

每次只要一出大新聞,衛生署就被沒做功課就報導的媒體叮得滿頭包,事後還可能被搞不清楚狀況的熱血監察委員彈劾,到後來只要一有問題就趕快找專家開會商量對策,擬出短期似乎可行的方法向社會交代,但有些問題就像藥物副作用,需要通盤考量詳細檢查後找出原因,換藥才能改善,而不是看到症狀就開藥,結果一種、兩種、三種,藥越吃越多,身體出現越來越多奇怪的症狀,到後來真正病因反而被掩蓋看不到。

很多家屬抱怨病人在急診室久候,等不到病床,擔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另一方面,有不少家屬在病人解決急症,生命徵象穩定後遲遲不肯出院,希望病人在大醫院享有仔細專業的復健服務,能跑能跳臉色紅潤再出院,還有一些把醫院當便宜、安全、可靠的護理之家,明知病人無法恢復原有機能,但帶回家不會照顧,送安養院又太貴,乾脆留在醫院,反正健保會買單。

在大醫院競爭地盤的初期,醫院大量的誘導與刺激需求,讓民眾就醫次數增加,總額預算實施後醫院行為改變,但病人愛看醫生的習慣卻沒跟著變,有些甚至覺得繳了健保費不用白不用,擔心藥吃多了傷腎但不拿白不拿,因小病住院卻要求全身健康檢查,或買了商業保險住院可領補貼要求延長住院,還有那些把急性病床當慢性康復中心的病人和家屬,如果醫護人員不讓他們如願,不是抱怨怒罵、到院長室投訴就是到衛生局要求調解,甚至到法院提告。

病人權利一定要保護,但不能無限擴張與任意詮釋。

健保讓就醫變自由,但一個人的自由不能損害其他人的權益,衛生部門更不能把民眾濫用自由所產生的負面結果叫醫院或醫護人員承擔,然後說「健保局只要求醫院填寫超長住院的原因,沒有限制病人只能住30天」,讓那些已經沒有急性醫療需求卻不願出院的病人更有恃無恐,這樣急性病房蓋再多也不夠用!

報紙打開或上網,可以看到各式各樣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故事與求醫的慘痛經歷,有些是極少發生的零星案例,有些是制度問題,兩者的分辨需要學者專家花時間研究釐清,如果民眾和立委永遠急著要答案給交代,我們就會養出擅長滅火卻沒空研究火災預防的官員。

我相信很多病人和家屬在就醫過程受盡委屈,寫這篇文章不是以偏概全,將問題推給病人或家屬,而是希望提供另一個觀點,讓病床不足的問題討論更全面。

希望每個使用健保資源的人,以同理心替別人想一想,醫護人力與醫療資源有限,如果無謂浪費,其他更需要的人就用不到,長期資源缺乏不只造成醫療體系左支右絀,無法建立完善制度,也會衍生出各種醫療亂象,最後所有人都嚐到苦果,沒有人得到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