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對面有個約莫五歲的男童,整天守在窗戶前試圖與任何經過他面前的人攀談,第一次發現他是在正對著他家對面的我家陽台上晾衣服,他隔著巷子招呼我「你是新搬來的嗎?我以前沒看過你」,起初不知道他在對我說話,沒回應,後來他又繼續說個不停,我往四周望了望看到了他,終於明白自己就是他的說話對象,對他笑了笑,還是沒開口(讓整條巷子都聽到我的聲音很害羞),晾完衣服跟他揮揮手就轉身進屋。

陽台內的客廳有兩扇面積不小的窗戶,剛搬來時為了通風常常開著,有時人在裡面看電視也沒關,一次又聽到男孩大喊「你在看什麼電視?」,他從他家窗戶望進我家窗戶,看到坐在沙發上的我,聽到電視傳來聲音,我第一個反應是「難道電視音量太大,吵到別人了嗎?」,台北不是個安靜的城市,住家附近更是車水馬龍,小男孩應該是百無聊賴想要找個人講話,但這樣的互動有點高調,於是我把窗戶關上,阻擋他的視線,老舊公寓的窗戶,窗軌卡卡的,關起來不太順手也有些噪音,一個聲音似老婦人的女性出現,對著小男孩說「你不要吵人家,趕快去睡午覺」。

我對於一舉一動被觀察的感覺不太舒服,那次之後,決定改採不搭理政策,不管小男孩說什麼都沒有反應(不過有時會偷笑)。但小男孩的聲音還是不時傳進耳裡,最常聽到「阿姨bye bye」,他三不五時對著附近幾棟公寓走出大門即將離開巷子的女性,親切且熱情的說再見,大部份沒人搭理,只有一個中年歐巴桑聽見會朗聲回應「再見~」,而小男孩也總是趁歐巴桑機車還沒發動前追問「你要去哪裡?什麼時候回來?」

以前住在花蓮的員工宿舍,一層樓有四戶,出門前若聽到同層樓有人開門,或有人從電梯走出準備回家,我常多等一兩分鐘,確定沒人才出門,鄰居間要熟不熟的尷尬讓共乘電梯或共等電梯的那幾十秒,空氣中瀰漫著緊繃的靜默,閒聊欠缺共同話題,且工作場合已經過於緊密,回家只想保有個人隱私,所以大家不約而同保持不打照面的默契。

沒想到搬到台北,落腳於人口稠密住宅緊緊相依的老舊社區,反而有雞犬相聞的體驗。每個禮拜五,陽台斜對面的中年男子總是打開家用卡拉OK,引吭高歌直至夜深,屋後廚房鄰棟三不五時飄來食物的氣味,半夜一兩點煮消夜泡麵,清晨五六點生機調理機馬達傳來轟轟聲,午餐晚餐蔥蒜快炒蔬菜與煎魚味,和不時出現的魯肉香,天冷還有冬令進補的麻油雞,這些味道常引得我飢腸轆轆。也許是對於食物的喜愛,鄰家烹調的氣味雖然入侵空間我卻不反感,還加入他們的行列,我的廚房貢獻了泡菜炒飯、三杯杏鮑菇、醬香芹菜干絲、咖哩粉絲煲、大補湯等,也會讓人勾起食欲的香味。

前幾天,跟Lynn和smallbee出門遊晃一整天,聊起住家附近的種種趣事,她們紛紛報以熱烈的笑聲,我自己也越講越覺得妙,決定寫下來留作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