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一個問題跟了我很久,大概從懂事以來就不曾停止思考過,也一直找不到答案。親子之間到底要如何相處才能平和且共榮?

在成長過程我曾經非常憤怒,認為父母沒有扮演好他們的角色,沒有關心小孩感受只有期望與要求,沒想到同樣的憤怒,我在周圍幾個即將邁入中老年的子女身上也看到,他們也對其高齡八九十歲的父母感到生氣與...失望!

小時候,父母的知識或經驗隨口就可以把孩子唬得一愣一愣,等小孩越長越大,有能力自己探索外在世界,在某個時間點,角色突然互換了!小孩變成知識的提供者,家中大小事務的決定權也開始轉移,作決定的人開始學習負責任,父母可能一度覺得身上責任減輕而得到許久不見的放鬆,但等到有一天發現,在他不及發表個人意見,小孩就自動把所有事情處理完了,忽然間,他覺得自己受傷了。

面對父母突如其來的情緒變化,子女感到困惑不解,幾經努力與討好仍舊無法改善關係,因為缺乏相同生命經驗而無法體會父母心情的子女,態度也從積極變成被動,最後演變成極度失望。

親。子,永遠是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兩個人。

父母即使走過同樣的青春歲月,當時代改變,小孩成長的社會環境改變,就很難完全理解小孩在這些環境刺激下,所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子女即使跟自己的父母相處一輩子,也不可能了解父母所有的心情變化,因為有時候不到那個年紀、那個情境就不能體會那種感受。當雙方都用錯誤角度來詮釋對方行為,事情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對彼此的傷害也越來越深。

即使父母老到跟不上科技腳步,擅長的技能已經被社會淘汰,很多子女還是期待父母是他們心中的智者,能夠智慧化解難題,可惜他們不知道,人生所要面對的挑戰隨著年紀而改變內容,就算走過人生八十載,很多感受對高齡父母來說也是第一次碰到,面對起來也跟新手一樣稚嫩地用本能(情緒)反應。所以不管親子雙方的年紀多大,只要有一方生命出現轉折且自我無法調適,而另一方沒有適時因應支持,就可能引發衝突。

但解決衝突不能靠「孝順」或無止境的「包容」。

兩個獨立自主性高的成年人,要任何一方低頭都會讓負面情緒累積在心裡,短時間也許相安無事,長時間累積不滿一定會從其他地方冒出來,到最後每個人都是輸家。最好的方式也許是採用「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先找出一個雙方想要的結果,如:家庭和諧,然後在不傷害任何一方的情況下,協調出一個可以達到理想的機制。以成年版的親子衝突為例,如果用傳統孝順觀念令子女順從,就是犧牲子女,如果子女用生活費或探視頻率讓父母妥協,就是傷害父母,這兩種作法都會讓其中一方達到理想的誘因消失,導致協商破局,衝突越演越烈。如果雙方坐下來把需求和不滿講清楚,建立互相尊重的相處模式,尋求新平衡,衝突也許就能完美結束。

不過,在保守傳統的台灣社會,老人家習慣口是心非,拐彎抹角隱藏真正心意,久了連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心裡想什麼,所有不滿只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模糊感覺。這種隱晦難以捉摸的態度就像雙方關係的不定時炸彈,猜對,子女鬆一口氣,猜錯,老人家心裡又免不了一陣波瀾。這樣相處,任何小事最後都變成大事,但文化就像強大慣性,習以為常的人想不到其他可能。

近來思考的幾個問題,最後歸因幾乎全是「文化」,什麼事一旦用文化解釋,就變得深沉盤根錯節而無法找出解決辦法,看來經濟學的理性碰到人類的不理性,需要稍作修改才能應用,而30歲的我,還沒想到怎麼修正。

當父母是一種終身職,就算孩子長大照顧角色對調,在小孩心中依然希望父母是無敵的Superman!

本文的圖片來源:這裡

附註:Mechanism Design Theory是2007年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跟博弈理論(或稱賽局理論)推論的方式相反,賽局理論是從過程推到結果,機制設計理論是先討論出結果,再設計可以達到的機制,所以又稱反博弈理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