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太太的小吃攤撐了16年。

民國82年,林先生顱內出血大片面積中風,積極復健兩年仍不良於行,用餐淨身行動均需他人扶持協助,失去自主能力也同時失去養家活口的工作。那年,小女兒12歲,國小剛畢業。

於是,林太太用小小麵攤扛起一個家,照顧先生、養育兒女、為生活奔波。

前些年兒子當兵入伍,林太太準備鬆口氣卸下肩上重擔,沒想到一向乖巧少言的兒子卻在軍中起肖,躁狂發作換來一紙免役,林先生獲悉兒子病情後,憂慮到血糖500多送進急診。

一陣混亂後,林先生出院,小女兒出嫁,兒子定時就醫按時服藥,做臨時工分擔家計,原先在大馬路旁擺攤租用的鐵皮屋被房東收回,租不起鬧區店面的林太太,只好遷居人車稀少的住宅區。

穩定的日子沒過多久。去年過年兒子開車帶她北上遊玩,在蘇花公路發生車禍,林太太右手出現粉碎性骨折,大量運用雙手洗切煮搬端拿的麵攤只好停擺。開刀固定復健恢復的漫漫長路,麵攤生意一時無法回復,只出不進的財務壓力讓她開口請求遠嫁台南的女兒返家幫忙。

女兒的出現讓麵攤菜色有了些許變化,營業時間也拉長了,本來為照顧先生只做晚餐,現因兩人可以替手且多一人幫忙備料,中午就開始營業。話不多笑容少不太擅長攀談的林小姐,上菜小心仔細,好好的放在客人面前,從身體語言表達繼承母業的決心。

也許老天爺覺得林太太可以承受更多。

兒子在今年元旦走了,死因是突發性心肌梗塞。正月初二那天早上,林太太照例起床到佛堂上香,祈求菩薩護佑一家平安,結束敲敲兒子房門,想問他今天有沒有事頭(台語)?要不要起床?掀開棉被看著穿厚外套的兒子臉色已發青。

那陣子,林太太看著兒子吃不多卻越來越胖,叮嚀著要他問醫師是不是藥物副作用,換藥後卻發現兒子越來越怕冷,衣服越穿越多,但去年底一波又一波的寒流,讓她沒費功夫細想。現在回想,林太太有許多懊悔,但逝去的早已追不回。

不愛愁苦的林太太,話題一轉,指著左手碗上的繃帶,那是一個剛切掉不正常增生組織的傷口,一眠大一吋的速度讓醫師今天看診隔天就開刀切除。

「好命碰到貴人,碰到好醫生馬上就處理,醫生就細心,開兩倍時間豆豆衝(慢慢弄),只是為了賣(不)傷到我的神經和血管,實在就好運!(以上台語發音)」

即此,終於理解為何復健科醫師叫她「不怕死的林太太」。

後記

林太太的娘家其實很好過,哥哥是台北某中小企業的董事長,亮名片就可以在永遠滿床的榮總排到床位,但嫁雞隨雞的她不怨天不尤人,一切靠自己。「代誌就堵到阿,哭有啥路用,面對喀實在!」也許就是這樣的態度,讓她即使碰到這些坎坷也不憂鬱,用力的活著。

七、八年前,我還是大學生時就是林太太麵攤的客人,但始終維持點菜用餐付帳的簡單關係,直到去年林太太受傷,麵攤休息好幾週,我們撲了幾次空,事後問起原因,男主人聽到受傷忍不住關心才暴露身份,以上這個故事是昨天吃麵時,林太太無意間聊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