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上上上週饅頭媽來玩,早上突然多了一個空檔,我口袋裡的備案不夠,急得不知如何安排,男主人幫忙上網找到看起來很不賴的蘇荷兒童美術館,興沖沖帶他們去,結果美術館裡的設計對一歲多的小饅頭來說有點超齡...
蘇荷美術館在天母西路的巷子裡,創辦人林千鈴女士希望藉由不同主題的展示,傳達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啟發兒童的創造力與觀察力,讓美學培養從小開始。
模擬中國山水畫的場景,讓小朋友感受不同技法所呈現的不同感覺(不好意思,角度取的不好)。
讓小朋友用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而不是永遠只會畫正面(看得很認真的小饅頭)。
藉由十字線,小朋友可以很快抓到不同角度的人像其五官的相對位置。
教小朋友辨認名家畫作利用哪些補色凸顯主題(梵谷的自畫像背景有兩色我那天才發現)。
模擬名畫的立體佈景讓小朋友體會空間感。
不同顏色的色階練習(小饅頭完全照自己喜歡的排..)
←利用簡單CD盒,讓小朋友在開關間學習混色(用仰角欣賞顏色變化的小饅頭)
對目前只會拿筆在紙上從左畫到右連圈圈都不太會的小饅頭來說,這樣的展場設計可能不會在記憶中留下任何印象,不過倒是讓我和男主人學到很多,我們小時候的美術教育很制式,每個人畫的圖都長得差不多,還記得小學畫我的媽媽,不會畫陳媽媽的短捲髮,硬是改成頭上有兩個蝴蝶結的長直髮,結果左看看右瞧瞧,發現大家的媽媽長得還真像!
還有畫水族箱,每個人的圖裡一定有章魚、螃蟹、鯨魚、烏龜、熱帶魚、海星、水草,只要老師看得懂你畫什麼,配色越豐富分數越高,完全不管真實世界這些海底生物有多不可能彼此遇到,反正學生交作業老師打分數,美育勉強有個成績也就沒人計較了。
大學修《西洋美術鑑賞》這門課時好痛苦,因為從小到大沒人教我怎麼欣賞一幅畫,姑且不論各家流派的技法或流變了解多少,光美術最基礎的色彩學跟我就好像陌生人,期末那兩千字報告交出去後,我對自己寫了什麼,現在一點印象也沒有。
如果早點遇到這個美術館該多好!
蘇荷利用淺顯易懂的情境學習讓小朋友理解美術理論與不同大師的表現手法,小小腦袋瓜學會後,就可以用畫筆表達想法說故事,抒發創造力,這樣才不會有情緒無法表達的挫折,且從小邊學邊畫邊欣賞,就算沒變大畫家,也會養成美感,增加藝術鑑賞力和觀察力。
蘇荷兒童美術館
http://www.artart.com.tw/
如果不開車,石牌捷運站附近有公車可搭,下車的站名是齊賢華廈站。
蘇荷‧思沛德美術教學
http://www.sohoart.com.tw/03-index-1.htm
這是蘇荷的美術教室,全省很多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