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年為國際語言年。這些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積極推動母語保存,因為他們認為Languages, with their complex implications for identity,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people and the planet.

圖片來源:國際母語日海報

最近看李香秀導演的《南方澳的海洋記事》、《消失的王國—拱樂社》,還有公視的《跳舞時代》,這三部主題迥異的紀錄片,片中人物皆用流暢台語把那時代的故事說的非常精彩,這是我第一次後悔自己不擅長母語。

爺爺離世前幾年,我因找不到話題跟他聊天,始尋找屬於他成長歷程的社會樣貌,那時對這段歷史的瞭解粗陋淺薄,拿著從《島與陸》、《赤日炎炎》裡看到的內容跟爺爺討論,聊如此生硬的題材,爺爺很快就沒了興致。

如果那時從輕鬆的題材下手,也許會聊得很有趣。

從《跳舞時代》中,很訝異看到,現在被當成國寶的歌仔戲在1930年代竟被知識份子視為邪劇,因為歌仔戲多是愛的死去活來的內容,知識份子認為會影響青春男女的思想,因而建議立法禁止。難怪在某些人的觀點,對歌仔戲有些排斥。

因對母語的運用能力極差,我對大量運用台語俚語的歌仔戲、布袋戲一直沒有太大興趣,聽不懂而看不懂,看不懂而有距離,台語歌亦然,很多時候我看著歌詞卻不知道什麼意思。

這原本不是什麼缺憾,尤其對一個習於閱讀醫學、經濟、社會等當代議題的人來說,外文能力的需求顯然比母語來得迫切,直到看完《南方澳的海洋記事》,先是發現原來我對台灣社會樣貌的認識缺了漁村這塊,好奇心一起才發現自己無法完全跟上片中人物的台語,只能模糊揣測許多詞彙的意義。

因為非常欣賞李香秀導演拍攝的視角,又找了《消失的王國—拱樂社》來看。拱樂社曾是台灣歌仔戲裡的第一大,全盛時期有八個團在台灣各處巡迴演出,聽第一代團員描述,當時上演戲院皆大爆滿,後門和窗戶還被踢破,盛極一時。

這廣大的台語母語人口,曾因社會環境缺乏台語娛樂而非常飢渴。

跳舞時代》提到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柏野正次郎,因觀察到台語的廣大市場,而推出一系列台語流行歌;在《消失的王國—拱樂社》中,把拱樂社的歌仔戲拍成電影的導演何基明也說,他當時見沒有純台語的電影,很想拍。因此他們的作品甫推出即轟動,街頭巷尾傳頌多時。

如果中間沒有任何外力阻隔,台語電影也許不會沒落。

但歷史出現轉折,1953年當時的政府宣布查禁台灣母語歌曲;1956年全面推行「說『國語』運動」,禁止在公開場合使用母語;1966年禁止電影院播放台灣母語影片,並禁止以台灣母語交談;直到1993年4月3日教育部宣佈今後將母語教育列入中小學正式教學範疇。資料來源:台灣語言人權大事記

這長達40年的母語限制政策,讓許多台灣新生代(我這代以後)缺乏母語使用能力,而這些人當了父母也很難提供小孩母語學習環境。錯誤的政策影響所及不只一代,可能徹底改變所有生態。

母語不只型塑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缺漏更影響這個人觸及自身文化的可近性。

希望台灣的語言政策能普及到外籍配偶身上,讓他們的子女擁有瞭解父/母系文化的機會,多元文化融合也許是台灣人才難得的優勢。

補充:經男主人提醒,1980年出生的我應該已經不受規範,只是沒有很提倡。我台語講得不好可能跟高中以前住在客家鄉有關,且我們家很妙,爸媽彼此用台語交談,跟小孩講話卻自動換成國語,所以我在家也缺乏母語環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