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干物女實驗室偶然作出Yogurt cheese後,inzoo就幻想自己在家作乳酪(真不切實際...)。圖書館剛好有幾本乳酪指南,書蟲讀得津津有味之餘,口水也流滿地,不過一窺堂奧後卻也發現自己就像走入迷宮的小老鼠,為了尋找乳酪而迷路。

乳酪的分法有很多種,依照製作方式可以粗略分為新鮮乳酪、軟式乳酪、洗式乳酪、白黴乳酪、藍紋乳酪等等;按照加工人又可分為工匠乳酪、農莊乳酪、合作社乳酪、工廠乳酪等等;這些名詞我研究老半天才稍微搞懂。

「叫任何人來治理擁有325種乳酪的國家,都算強人所難。」戴高樂將軍

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產區名稱管制是法國對葡萄酒、乳酪等農產品所做的一種認證,他對於各種不同種類的乳酪有嚴格規範,以保證某一優質產品乃根據既定製作方法,在特定地區生產。這個認證的要求非常仔細,如:使用牛乳或羊奶、凝乳素的使用、凝乳如何切割...等,甚至連牛羊吃乾草飼料還是吃新鮮牧草都管,如果不符合規定就無法在產品上貼AOC認證。

法國人對這些農產品的講究實在讓人嘆為觀止,不過更令我訝異的還在後頭。

打開法國乳酪完全指南,大概有超過2/3的乳酪都有黴,甚至有些乳酪農還覺得長蟲的特別美味,噢~我的天,好嚇人!雖然早就耳聞藍紋乳酪的厲害,但深入瞭解還是很大的culture shock!!

blue cheese~本來想都不敢想,最近突然想讓味覺多點不同體驗(不過男主人一定不敢...)


出賣一下陳媽媽:之前有人送一盒國外乳酪來,陳媽媽打開發現發黴「阿,這那無開就害ㄚ(台語:還沒開就壞掉)」,然後就丟掉了(厚!好浪費,那很貴咧~不過如果那時叫我吃,我也不敢)。

藍紋乳酪的作法是將青黴菌添加在牛乳中,然後熟成期間再用針筒把空氣打入內蕊中,促進黴菌生長。藍紋乳酪的愛好者認為經過黴菌的作用,乳酪會散發出一種細膩的滋味(好難想像!!)。

Chaource(白黴乳酪的一種),聽說吃起來像輕盈的白雪在口裡融化。


白黴乳酪的作法是在瀝乾水分的乳酪上噴灑黴菌孢子,接著放入固定溫度和濕度的儲存室,等白黴均勻包覆整個乳酪即可包裝販賣。

指南上寫到,品質好的白黴乳酪摸起來有如絨布一般,如果乳酪表面的白黴開始消失,變得不均勻,代表不新鮮了。(不過要我去摸長毛的乳酪,心理障礙有點大...)

Abbaye du Mont des Cats(洗式乳酪的一種),內蕊的小氣泡為這種乳酪的特徵。


洗式乳酪的作法是把乳酪浸在鹽水中,等天然外皮形成後,再用鹽水、葡萄酒等擦拭表面使其熟成。在受到藍紋乳酪和白黴乳酪的衝擊後,本來以為這種乳酪最平易近人,沒想到這種乳酪的風味非常濃烈、厚重,一般人反而不易接受。

以上只是粗淺的入門介紹,乳酪的種類和分法還有很多。如因牛羊放養地不同、吃的草不一樣,做出來的乳酪其色澤或質地也不同,風味當然也大不同,有的聽說還有堅果味;有些乳酪外皮包裹栗葉,或塗抹煤灰,或用植物染劑等而有各式各樣不同外觀;也有人把乳酪泡在香草油中當點心,怕胖的人也別擔心,還有因應現代人健康需求的清淡乳酪fromage allégé。

乳酪如此千變萬化,難怪戴高樂將軍的名言會流傳至今。

有興趣深入瞭解的人可以參考:
大廚食材完全指南》入門簡易版,可以粗步瞭解輪廓,對一般人來說非常夠用。
法國乳酪完全指南》此乃進階版,日本人不愧是認真魔人,把乳酪區分之詳細令人佩服。

妹仔,這篇是寫給你看的,如果你有機會去歐洲玩,看到那些奇奇怪怪的乳酪,記得給自己的味覺多點體驗,大不了心一橫,眼睛一閉,鼻子一捏,吃一吃不喜歡再偷偷吐出來。

別擔心,一定很有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