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人最近用iPhone把老婆煮的菜作成《幸福午晚餐》專輯,一有機會就現給別人看,不知道在得意什麼...
剛結婚時,我炒的空心菜黑嘛嘛,高麗菜軟爛爛,一年四季買的葉菜類加起來不超過五種,照食譜做出來的料理總是四不像,冰箱堆滿各種醬料,卻不知道誰跟誰最搭。就這樣成功不知道為何成功,所以下次無法再現,失敗不知為何失敗,所以一再犯相同錯誤,越認真挫折感就越深。直到看McGee寫的"On food and cooking"(中譯:食物與廚藝),對食材特性與烹調原理有一定認識,才找到改進方法。
後來看Hervé This寫的《鍋裡的秘密》、《認識分子廚藝》和《分子廚藝三部曲》,讓我對料理烹調過程的觀察更仔細,開始學著用物理或化學原理拆解步驟、分析結果,一次一次實驗與改良,設計想像和實際成果之間的落差逐漸縮小,作品穩定度也跟著提升。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一般人總認為醫生賺很多,但醫生的薪水標準差很大,如果不是從事熱門自費項目(美齒矯正、醫學美容、近視雷射、全身健檢)或門診量驚人,很多年輕醫生犧牲生活品質承受莫大健康風險,跟同年紀其他專業的朋友相比,過的也只是小康生活。
假設王小明和張大華是國中同學,王小明高中聯考上第一志願,一路念到醫學系。張大華高職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18歲開始跟著水電師傅當學徒,起初待遇不高,一個月20000元(參考自勞委會詳細行業說明-水電工最低薪資),隨著室內配線技術士、室內配管技術士等證照的取得與經驗的累積,不到22歲張大華月薪就有5~60000元。
王小明念私立大學醫學系學費一年要13萬,連同一學期3萬的生活費,助學貸款一年就要貸19萬,七年畢業時負債133萬。王小明當完兵27歲才開始工作,第一年住院醫師月薪六萬多,扣除生活費和父母奉養金,王小明把剩下的兩萬多拿來還助學貸款,希望等住院醫師訓練結束後,將貸款還清。等王小明31歲終於不再負債時,工作13年的張大華已經存到300萬頭期款打算買房子。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前幾個禮拜,我趕在美簽到期前,去了一趟美國。
這次去非單純自助,為了方便聯絡,我在台灣就先買了美國預付卡。美國通訊的計費方式跟台灣不一樣,收發皆須付費,也就是說就算別人打來,接聽者也要付錢,不只通話,簡訊也是,飛機一落地打開手機收到洛杉磯國際機場傳來的歡迎簡訊也要付。
我上網找了一下,發現AT&T有一款GoPhone預付卡,一天只要兩塊美金,就可以通話收發不限分鐘數,簡訊收發不限則數,發國際簡訊也不需額外付費,且當天有用才扣錢,如果一整天都沒開手機使用服務,即不計費,這種計費方式對短期不久待的遊客來說很划算。卡片裡的錢用完,儲值也很方便,有網路可以上網儲值,沒網路到加油站或超市買Gophone專屬儲值卡,儲值卡上有一組密碼,刮開後輸入手機就可完成加值。
in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